高脂血症
胆固醇是一种由肝脏产生的天然物质,也存在于我们所吃的食物中。人体利用胆固醇来构建健康的细胞和激素。但是,当体内胆固醇含量过高,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)时,它会像管道内的铁锈一样在动脉壁上积聚。

一个生蛋黄简单地摆放在一个白色盘子上
隐形的危机:心脏科医师教你看懂并改善高胆固醇
在我的门诊里,我常见到许多病人——可能是每天忙碌奔波的上班族、照顾孩子的父母,或是刚开始享受退休生活的长辈。他们的健康检查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,但报告上却出现了一行红字:胆固醇过高。
他们常会说:「我没有不舒服啊,身体感觉还不错。」
但正是这样「没有感觉」的状态,才让高胆固醇变得特别危险。这是一种无声的风险,就像潜藏在水管里的水垢,日积月累地伤害着血管。身为一位专门照顾心脏和血管的医师,我看过太多案例,因为忽视了这些数字,导致日后发生心肌梗塞、中风,甚至外周动脉阻塞。
但别担心——高胆固醇不是绝症。只要你从今天起愿意了解它、改善它,你就有机会守护自己的心脏,甚至逆转风险。
胆固醇到底是什么?为什么要在意?
胆固醇本来就是人体所需要的脂肪之一,由肝脏制造,也从饮食中摄取。我们的身体需要它来建造细胞和荷尔蒙。
但如果体内**坏的胆固醇(LDL)**太多,它会慢慢堆积在血管内壁,形成像水管里的锈斑,让血流变得不顺。久而久之,这种「动脉粥样硬化」会让心脏工作更辛苦,严重时,还可能导致斑块破裂、血栓形成,进而引发心脏病或中风。
最可怕的是——你完全感觉不到这一切正在发生。
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重视血脂异常(hyperlipidemia),并积极地管理它。
认识你的血脂报告:好胆固醇与坏胆固醇
血脂检查里,主要有三种指标:
- LDL(低密度脂蛋白):俗称坏胆固醇,过高会让血管堵塞。
- HDL(高密度脂蛋白):俗称好胆固醇,有助于清除体内多余的胆固醇。
- 三酸甘油脂:是血液中的另一种脂肪,若过高也会提高心血管疾病风险。
一次抽血检查就能得知:
- 总胆固醇
- 低密度脂蛋白
- 高密度脂蛋白
- 三酸甘油脂
在门诊中,我也会搭配使用「Framingham风险评估」等工具,综合你的血压、家族史与生活习惯,来评估未来10年内罹患心脏病的可能性。
为什么胆固醇会升高?
造成胆固醇过高的原因有很多,有些可以改变,有些则与遗传有关。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:
- 饮食中油脂含量高,特别是饱和脂肪与反式脂肪
- 缺乏运动
- 体重过重或肥胖
- 抽烟
- 第二型糖尿病
- 高血压
- 家族中有胆固醇过高或早发心脏病病史
- 遗传疾病,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
值得注意的是,即使你体型正常、不烟不酒,也可能因为基因因素导致胆固醇过高。因此,定期检查非常重要,即使你觉得自己很健康。
日常生活中,如何自然降胆固醇?
很多人以为要改善胆固醇,就得彻底改变生活,其实不然。从一个好习惯开始,就可能带来长久的好处。
以下是我在诊间中最常建议的几个有效做法:
- 饮食清淡但营养均衡:多吃蔬果、豆类、全谷物、坚果、深海鱼,使用橄榄油,减少红肉与加工食品,避免反式脂肪(例如奶油酥皮、炸物)。
- 每周固定运动:建议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(例如快走、骑车),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(例如跑步、有氧)。
- 戒烟:抽烟会破坏好胆固醇、加速血管硬化;戒烟后,心脏负担会迅速减轻。
- 适度减重:即使只减轻体重的5%~10%,也能明显改善血脂指数。
当生活改变不够时,药物可以帮助你
如果胆固醇仍持续偏高,或你本身就有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高风险因子,我们会考虑搭配药物治疗。常见的药物包括:
- Statins(史他汀类):减少肝脏制造胆固醇
- 依泽替米贝:阻止肠道吸收胆固醇
- 胆酸螯合剂:帮助胆固醇排出体外
- Fibrates/烟碱酸:降低三酸甘油脂,部分改善LDL与HDL
- PCSK9抑制剂/Bempedoic acid:针对无法服用史他汀的族群,属于新一代药物
每一种治疗都是根据你的健康状况量身打造,不仅要有效,也要兼顾安全与副作用。
常见问题解答
Q:没有不舒服的感觉,也需要检查吗? A:需要。高胆固醇通常是「无声的杀手」,不会有明显症状,唯有透过抽血检查才能发现。
Q:几岁开始检查胆固醇比较好? A:建议从20岁开始定期检查,若有家族病史,应提早。
Q:胆固醇与三酸甘油脂有什么不同? A:两者都是血脂,但来源与控制方式不同。胆固醇与脂肪与遗传较有关,三酸甘油脂则与糖分、酒精摄取关系较大。
Q:一旦开始吃药,是不是就要吃一辈子? A:不一定。有些人透过良好生活习惯,就能稳定控制血脂。不过,如果你有家族史或曾发生心脏病,长期用药可能会更有保障。
给你的心脏,多一分保护
如果你刚被告知胆固醇偏高,或者多年没做过健康检查,现在就是一个新的开始。你的心脏值得被好好照顾。我们可以一起制定适合你的计画,从饮食、运动、检查到必要时的药物,帮助你走上健康的路,让未来的生活更安心、更有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