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动过缓
你的心脏是一台奇妙的机器。在静息状态下,它通常每分钟跳动 60 到 100 次。但当这个数字低于 60 次时,尤其是在清醒时,我们就称之为心动过缓——心率过慢。

持续心电图监测有助于实时追踪心律
当心跳变慢:认识心动过缓,找回身体的掌控感
有时,它来得很轻微——走一小段路就累了、上班时老是打瞌睡、站起来突然一阵头晕。你以为只是太累,却没想到,这可能是心脏「跳得太慢」的讯号。
什么是心动过缓?
你的心脏是一部默默为你打拼的引擎。正常情况下,人在静止时心跳约每分钟 60 至 100 下。但当心跳慢于 60 下,而且是在清醒时出现,就称为「心动过缓」。
有些人,特别是运动员,心跳本来就比较慢,这是因为他们的心脏效率非常好。但若是心脏里那个负责「发号施令」的节律器(窦房结)运作不正常,或传导出问题,心脏就可能跳得太慢,导致血液无法顺利供应到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。这时,身体就会开始发出警讯。
身体在说话:认识心动过缓的症状
不是每个人都有明显症状,但当心脏无法输送足够的氧气时,你可能会感觉到:
- 长期疲惫、提不起劲
- 头晕或眼前发黑
- 胸口闷闷的或心跳不规则
- 一点点活动就气喘吁吁
- 昏倒或差点昏倒
- 记忆变差、注意力难以集中
如果你曾经有这些状况,尤其是近期突然发生或越来越严重,请不要忽视。你的心脏,可能正在向你求救。
为什么会心跳过慢?
造成心动过缓的原因很多,不只是单一病因:
1. 年龄与心脏疾病
随着年纪增长,心脏的电传导系统会自然老化。曾经有心脏病、心肌梗塞的人,也可能因为组织受损而出现心跳过慢的情况。
2. 心脏节律问题
像是「房室传导阻滞」或「病态窦房结症候群」,会让心脏各部分无法协调地跳动,造成节奏紊乱或减慢。
3. 其他身体疾病
- 甲状腺功能低下
- 睡眠呼吸中止症
- 莱姆病、风湿热或其他感染
4. 药物影响
某些治疗高血压或心律不整的药物(如β阻断剂、钙离子阻断剂)可能会让心跳变得太慢。
5. 酒精或毒品使用
过量饮酒或使用毒品也会干扰心律,需特别留意。
谁比较容易出现心动过缓?
你可能处于较高风险,如果你有以下情况:
- 曾经做过心脏手术,或有先天性心脏病
- 有心肌梗塞病史
- 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
- 缺乏运动、饮食不健康
如何诊断心动过缓?
在我的门诊中,若怀疑患者有心动过缓,我会进行一系列细致的评估,包括:
- 身体检查:量测脉搏、血压,了解整体病史
- 心电图(ECG):即时掌握心脏电流变化
- 运动测试:看看心脏在活动时的表现
- 斜板测试:适用于容易昏倒的患者
- 抽血检查:排除甲状腺问题、感染或电解质不平衡
如何治疗?关键是找出原因、恢复节奏
治疗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定,重点是改善心跳速度、减轻症状,让生活品质回到正轨。
1. 调整生活习惯
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能为心脏打下良好基础,例如:
- 均衡饮食,减少盐分摄取
- 每周适度运动
- 避免酒精与毒品
- 睡眠充足、压力管理好
2. 检视用药
若是药物引起的心跳过慢,医师会考虑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。
3. 处理根本问题
有些病因(像甲状腺问题或睡眠呼吸中止)经过治疗后,心跳就会改善。
4. 植入节律器(起搏器)
若心跳过慢影响到生活甚至安全,植入节律器是很有效的选择。这个小装置会协助心脏稳定跳动,让你恢复精神与活力。
得了心动过缓,还能正常生活吗?
当然可以!只要及时诊断与适当治疗,大多数人都能回归活跃、充实的生活。
你可以这样做来照顾自己:
- 定期监测自己的心跳
- 按时回诊、追踪病情
- 有不舒服就提早反应
- 吃得健康、保持活动、睡得好
- 避免情绪过度紧绷或过度刺激的物质
别忽略心脏的声音
心动过缓,有时是轻声细语地提醒你,有时是大声警告你。不管是哪一种,了解它、面对它,就是重新找回活力与安心的第一步。
如果你或你在乎的人,正在经历心跳过慢的状况,欢迎预约门诊。我会以专业与同理心倾听你的故事,找出最合适的照护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