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动脉
主动脉是人体最大的动脉——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条“高速公路”,它将富含氧气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。从大脑和肾脏到腿部和足部,这条血管为你的身体提供生命所需的能量

主动脉(人体的主要动脉)的解剖图
当生命大动脉亮起红灯:认识与治疗主动脉疾病
58岁的吴先生,那天早上如常起床,却隐约感到腹部有一股奇怪的搏动感。他以为只是消化不良,没有多想。没想到几天后,背部剧痛难忍,被紧急送往医院。检查结果显示,他的腹主动脉已经严重扩张,罹患了一颗随时可能破裂的「主动脉瘤」——这是一种常常没有症状,但一旦发作就可能危及生命的隐形杀手。
这个故事不只是吴先生的经历,更提醒我们:主动脉的健康关系到全身每一个器官,而主动脉疾病的发展,往往在毫无预警中悄悄进行。
什么是主动脉?为什么要关心它?
主动脉是人体最大、最主要的动脉,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。可以想像成一条「高速公路」,从大脑、肾脏到四肢,都仰赖它稳定的血流供应。
然而,一旦这条「主干道」出现损伤、膨大或阻塞,整个身体系统就会受影响。若未及早发现和处理,后果可能非常严重,甚至危及生命。
常见主动脉疾病类型:安静却危险的威胁
主动脉疾病常常潜伏多年,几乎没有明显症状。但一旦发作,通常都是紧急状况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主动脉问题:
- 主动脉瘤:动脉壁因为变弱而膨胀,常见于胸腔(胸主动脉)或腹部(腹主动脉),初期往往没有症状,但可能逐渐变大,直到面临破裂风险。
- 主动脉剥离:主动脉内层撕裂,血液灌入动脉壁之间,可能导致致命性内出血,是极度危险的紧急情况。
- 主动脉狭窄(主动脉缩窄症):先天性主动脉变窄,会影响血液供应下半身,多在婴儿期或青少年时期被诊断。
- 发炎性主动脉病变:如高安氏动脉炎、巨细胞动脉炎等罕见的自体免疫疾病,会导致主动脉发炎、硬化或受损。
是什么导致主动脉疾病?
主动脉疾病的成因复杂,但了解其风险因素,有助于您及早预防:
- 遗传疾病:如马凡氏症、家族有主动脉瘤病史
- 年龄与高血压:随着年龄增长,血管弹性降低
- 动脉粥样硬化:胆固醇斑块积聚,削弱血管壁
- 两叶式主动脉瓣:会增加血流对主动脉的压力
- 免疫系统疾病与慢性发炎
- 吸烟与药物使用
- 重大外伤或感染(例如梅毒引起的主动脉炎)
主动脉出问题,身体会怎么提醒你?
许多主动脉疾病早期完全无感,但一旦出现症状,请特别留意:
主动脉瘤的警讯:
- 腹部有类似跳动的异常感觉
- 钝痛或持续的胸痛、背痛
- 突如其来的剧烈疼痛(可能代表动脉瘤破裂)
主动脉剥离的警讯:
- 撕裂感的胸痛或背痛
- 呼吸急促、声音沙哑
- 头晕、昏厥,甚至休克
主动脉狭窄的警讯:
- 高血压
- 头痛、疲劳、双腿冰冷
- 婴幼儿可能出现心脏衰竭症状
📞 若您或身边亲人出现上述症状,请不要拖延,立即就医。
如何检查主动脉是否出问题?
及早诊断,能让我们在问题恶化前,采取行动。常用检查工具包括:
- 超音波检查:特别适合筛检腹部主动脉瘤
- 电脑断层(CT)或磁振造影(MRI):高解析度影像可评估动脉大小与有无撕裂
- 基因检测:若有家族病史或结缔组织疾病建议考虑
- 血液检查:检测是否有发炎反应(针对自体免疫型疾病)
治疗方式:依病况量身设计
我们会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与整体健康状况,提供最合适的治疗计画,可能包括:
药物控制:
- 降血压(如β阻断剂、ACE抑制剂)
- 调节胆固醇(Statins)
- 抗发炎药物(针对免疫疾病)
微创治疗:
- 主动脉支架置入术(EVAR):经鼠蹊部小切口植入支架,恢复时间短、创伤小
传统开放手术:
- 适用于大型、复杂或破裂的动脉瘤或剥离
- 移除受损主动脉并进行人工血管重建
主动脉狭窄矫正手术:
- 可透过气球扩张加支架方式,或采外科修复
预防主动脉疾病:从今天开始爱护血管
虽然无法改变遗传基因,但我们可以改变生活习惯,主动守护血管健康:
✔ 戒烟 ✔ 控制血压与胆固醇 ✔ 饮食均衡,多吃蔬果、少油盐 ✔ 每周规律运动 ✔ 维持理想体重 ✔ 若有高风险,及早安排检查
与主动脉疾病共处,也能健康生活
被诊断出主动脉瘤或剥离时,许多患者会感到焦虑与恐惧。这是自然的反应。但请相信,透过持续追踪、按时服药、良好生活习惯,以及医疗团队的支持,您仍然可以享有长久而有品质的生活。
定期影像追踪、避免剧烈运动与控制风险因子,是确保安全的关键。